笔锋教育

城市网络:形态、功能及治理

来源:笔锋教育作者:admin网址:http://www.ibefront.com浏览数:2630 

随着“地点空间”逐渐被跨区域性的“流动空间”替代,城市区域已经打破了传统的行政区划范围,网络化成为区域空间发展的重要趋势。目前城市网络作为一个概念和政策工具,没有参与到功能空间动态的形成过程中去,也没有成为有效规划制定的基础。为了准确地理解城市网络的内涵,在区域合作与治理中有效应用,文章从形态、功能和治理三个层面阐释城市网络的多重内涵,并对其基本特征和演进过程进行分析,进而通过对城市网络动态特征的阐释,说明城市网络效应,最后提出城市网络化发展的政策重点。

[关键词]城市网络;形态;功能;治理

城镇体系中的空间组织关系是区域科学与城市规划领域关注的重要内容[1]。近年来,城市或区域的空间交互过程正成为国内外城市地理、城市规划、区域科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2]。全球化过程中,商品和生产要素等流动空间不断扩展,无论规模、速度、方向,还是组织形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3]。城市之间经济、社会、政治等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形成一种非线性的复杂网络关系[4]。跨区域性的“流动空间”(spaceofflow)逐渐代替了“地点空间”(spaceofplace),传统的行政区划被打破,网络化成为空间发展的重要趋势,传统研究范式强调等级关系,不能合理解释空间关系,因此,城市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空间组织形式应运而生。城市网络化是一个国家和区域发展必然过程,也是政府和企业寻求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聚集经济的必然结果[5]。

网络型结构遵循着全新的空间逻辑,城市网络化发展除了表现为以交通和通信为载体的空间融合以外,还具有哪些深层次的意义,它是一个地理形态上的概念还是功能性的概念,如何辨别城市网络化程度,不同发展阶段空间政策如何引导城市网络化发展。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如何将抽象的理论概念转化为可行的政策措施。这是规划和治理区域空间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城市网络的内涵和形成机制展开探索性和实证性研究。

一、城市网络的内涵与特征

城市网络是一个涉及地理、经济、社会与政治等多方面的动态概念。以Hall[6]为首的POLYNET项目组将世界城市网络研究方法运用到区域城市网络中,验证了这种方法在不同空间范围内的适用性,吸引了一批学者采用世界城市网络研究方法来分析区域城市网络。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结构描述,将城市网络看作是实体联系(交通系统)和虚拟联系(通讯系统)活动空间的交迭系统;其次是形态描述,强调城市网络功能上的一体化,城市之间存在着既竞争又互补的关系;最后是策略描述,将城市网络看作是一种规范化的空间策略,城市网络是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形态。

城市网络化发展是一种可选择的城市协调发展理论范式,也是一种城市发展规律和发展理念,更是一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城市化模式。由于学科关注重点不同,城市网络概念尚缺乏系统的整合。

(一)城市网络要素

城市网络是各要素空间关联、组合和演变规律的外在体现。城市网络构成要素很多,学者也提出不同的划分方法,如人文地理学者Haggett[7]提出的六要素,即空间网络由节点、网络、节点层次、面、作用、时间和空间上的扩散构成。我们将城市网络抽象为点、线、流和网络,以及由这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结构。

“点”即节点城市,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点,具有明确的位置特征,其内部又有空间结构和功能分区。“点”是网络的最基本单位,也是空间结构的核心,城市节点是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能够主导空间结构形式和内容。

“线”即连接“点”的通道,城市网络中的“线”既包括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构成的有形通道,也包括文化、功能关系等无形连接,“线”是要素流动的载体,具有线形、高速、高效、稳定等特点。

“流”是推动网络结构形成的根本要素,城市网络的“流”是城市网络内外物质和非物质要素的空间流动,包括人流、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流”是一个矢量,是综合衡量空间结构是否合理有效的重要指标。

“网络”是各构成要素的综合,“城市网络”即各“点”、“线”、“流”等要素的抽象关系在空间上的投影,是分工和专业化的经济活动中,各经济活动主体通过各种“线”和“流”形成的关联系统,是城市之间各种关系的总和。

在空间维度上,城市网络是节点之间的连接模式,是区域空间各组成客体的相互位置关系的体现。城市的作用不仅取决于其规模和经济功能,而且也取决于其在网络中的作用。

(二)城市网络内涵

城市网络是一个动态系统,在“开放而多边”的网络中,不但强调城市节点对整个网络体系的意义,城市间的网络关系也决定了各个城市的地位。城市之间联系的构建主要基于基础设施、专业化分工、区域治理的空间效应,相应的形成了基于形态、功能和共同治理的城市网络。

1.基于形态的城市网络

形态学上的网络是对人类聚落在地理空间上分布特征的描绘,空间形态上的城市网络作为一种地理表象,可以从城市间最直接的实体连接来测量并分析网络结构。根据实际的研究主要分为三类:一类通过引力模式获取城市之间的联系数据,利用网络分析方法研究城市网络结构[8];另一类以城际间的交通基础设施(如航空流、铁路流以及公路流等)数据对城市空间网络结构进行分析;还有一类研究主要根据城市之间的远距离通讯设施(如互联网、电话通讯、邮政流等)数据分析城市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由这些联系所构建的城市网络。从形态学途径来研究城市网络依据的是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将城市连接在一起,组合成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城市网络系统,城市在基础设施网络中的位置,决定了其在网络结构中的角色和地位。这种研究途径相对较为简单,通过统计出城际之间的联系数据,构建城市联系矩阵,再借助图论原理及软件(如ArcGIS、Ucinet等)测算相应的指标,从而得出城市网络的结构特征,这也是早期城市网络研究的重点。这些模式仍只是地理学或形态学上的反映,关于实际流动的内容并没有得到体现,不能反映城市之间的功能联系。

2.基于功能的城市网络

功能性城市网络一般出现于经济高度一体化的城市区域,城市间可达性高,产业分工多元化,各种“流”将区域内的城市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态上的网络并不能保证互补性功能的实现,市场驱动的功能性网络才是城市网络产生的真正动力。近年来,通过功能解读城市之间的网络联系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9]。Taylor开创性地提出世界城市网络是一个具有三层结构的连锁型网络[10]。学者逐渐利用生产性服务业解释城市间联系,研究范围也深入到区域尺度。国内一些学者也利用生产性服务业对城市网络进行研究,既有全国层面的研究[11],也有对长三角、珠三角等主要城市群的探讨[12-14]。还有学者对金融服务业形成的城市网络进行研究[15]。

基于功能的城市网络根据研究的尺度不同可以分为“世界城市网络研究”和“区域城市网络研究”[9]。相应地基于企业组织来研究城市网络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以跨国公司为样本的研究,主要利用的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网络来构建城市、地区之间的网络联系,如Alderson和Beckfield[16]选取446个最大规模的跨国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在全球3692个城市的空间分布数据,研究了由跨国公司企业生产网络所构建的全球城市网络结构特征;另一类研究主要以全球生产性服务企业为研究样本,根据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办公网络(如企业总部、区域总部以及一般分支机构)在不同城市之间的布局来构建的城市网络,如Taylor[17]利用连锁网络模型,构建由全球315个城市和100家企业组成的企业服务值矩阵,分析基于APS企业网络的世界城市网络;还有一类即国内学者尝试着通过本地企业组织来分析城市网络结构,如王聪、曹有挥[18]对长三角城市网络结构的分析。

3.基于治理的城市网络

城市网络不仅是一种空间现象,它还是与经济、社会和环境密切相关的复杂的发展过程。从公共政策层面,城市网络化也可以被理解为地方治理主体相互协调沟通与合作的过程。网络化是一种空间组织模式,城市网络是一个柔性的交互环境,节点之间的职能关系是互相分工和补充,实现网络经济和资源共享。网络化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空间发展战略。城市网络发展涉及国家、区域和城市三个层面的空间政策,政策目标包括经济增长和竞争力提升、城市功能集聚、可达性改善、区域平衡发展等。网络治理是区域有序发展的制度保证,通过区域内生的制度安排,实现城市网络协同利益最大化,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如何打破行政区域化,构建功能性城市网络?如何在城市之间建立既有分工合作又有竞争的新机制?如何构建城市网络治理与空间规划的创新体系?这些问题正成为学者、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急需寻求建立区域资源的最佳配置机制,构建新型的区域治理模式。

基于形态、功能及治理等视角关注的问题有所不同,但都认为网络化是城市区域新的发展形态,具有多中心空间结构,职能分工完善,整合体系健全,是分散化、竞争力强,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机体系。经济外部性、弹性发展和创新性是城市网络的最主要特征。

(三)城市网络特征

网络化是一种区域经济空间组织形式,其演进过程是区域分工和相互作用的表现。形态网络化是外部表象,功能网络化是本质和核心,治理网络化是区域发展的组织和协调过程。城市网络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第一,城市网络化发展是一种空间过程,是生产、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产生的空间效应。通过提高城市网络效率,可以降低要素和资源的流动成本,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减少空间距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而实现合理分工,促进区域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城市之间始终存在着纵横交错的作用关系,这种相互作用逐渐形成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网络结构,网络化发展可以兼顾集聚和扩散效应,把不同的城市连接起来。

第二,网络化发展更强调“关系”而不是“属性”。传统的地域分工理论重视城市的人口、经济等“属性”特征。城市网络强调城市间“关系”特征,包括相互联系、分工和互动等。网络中各城市受市场机制作用,注重城市间经济作用和城市功能的异质性,要素在网络中充分流动,对整个城市网络提供服务。区域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的功能网络,每一个城市通过互惠合作、知识交换和未预期的创新性活动实现交互式增长,每个城市都可从中获利。

第三,城市网络是一个不断演进的动态过程。网络化发展过程中结构不断变化和发展,各个网络节点的功能和角色也不断变化。城市网络中,城镇体系格局由传统的层级式向网络式转变,随着网络连接日益紧密,分工进一步深化,区域逐步向一体化方向迈进。城市网络化发展通过集聚和扩散效应,实现地域结构转换,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网络化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城市间关系的强弱,程度越高各要素流动越快,区域一体化程度越高。

第四,网络化可以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随着要素集聚,大城市可能出现“城市病”,通过网络化发展,城市在人口聚集、经济与产业布局、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等方面,都可以在区域范围内统一筹划和展开,而不仅集中于中心城市。网络化发展既可以使大城市减少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和高地价等外部成本,也可以增强中小城市的集聚效应。核心城市的作用不仅体现在规模上,更重要的是网络作用力,通过网络作用引导人口与产业进入多核心的城市区域,中小城市作用不断上升,并促进网络整体功能提升。

二、城市网络形成与演进

区域发展就是空间网络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的一部分,空间网络化自始至终贯穿于区域发展的全过程。网络化指区域内经济网络中人流、物流与信息流所依托的基础设施的生成、发育、完善及优化的演进过程,是物质演化阶段走向空间有序、多元化和定向化的动态过程。

(一)城市网络的动力因素

城市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是各种要素的内在关联性和发展的互动,通过分工与整合的内在机制,掌握空间格局发展过程,才能突破形态上的网络成为真正的功能实体。城市网络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包括:联系各节点城市的交通和通讯等支撑体系、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环境、自由市场竞争规则以及高效的区域治理。城市网络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因素主要包括:

1.市场市场竞争是要素流动的主要驱动力,要素的流动改变了城市在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推动城市网络不断升级。

2.政府政府是网络治理的主要主体,区域整合是市场力和政府力双重作用的结果。政府的理念和职能、行政区划以及地方政府的治理行为等,都对城市网络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政府工具主要包括规划、政策、投资环境等。

3.产业区域是产业发展的载体,产业是区域发展的实质内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区域发展的核心动力,城市网络是产业发展的结果,又是促进产业高级化发展的动态过程,通过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可以形成更高水平的的产业链和城市网络。

4.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实现区际联系的基本保障,现代化基础设施使区际通达性增强,有利于区域间的分工与合作,是城市网络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5.技术进步技术是决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因素。交通和通讯技术可以降低区域交易成本,消除行政割据,生产技术可以提高生产率,不断深化分工和专业化,促进区域空间整合。

6.文化文化是城市网络的无形作用力和集聚力,既是城市网络发展的基础要素,也是网络化高级阶段的粘合剂,文化近似、人文积淀一致能为区域合作奠定基础,也可以使内部组织运作更加高效,抵御外部环境影响的能力更强。此外,全球化、政府宏观战略也会对城市网络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城市网络之间的横向协调及空间相互作用,也会促使区域空间结构整合。

(二)城市网络效应

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随着区域内产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要素流动加强,逐渐形成城市网络。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要素流量扩大,城市之间专业化协作加强,网络化不断发展,城市规模不再成为其职能的唯一决定因素。当空间网络化高度发育时,区域融合过程迅速推进,有形通道进一步高级化和系统化,无形通道作用迅速提升,区域呈现出流动空间形态。城市网络发展的功能效应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空间传递、阶段关联和资源优化等四个方面。

1.经济增长效应城市之间通过互惠合作、知识交换和创新性活动可以实现交互式增长。经济增长依赖于结构转变,资源投入产出的有效性也取决于结构的优化程度。经济结构与空间结构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区域空间是经济活动的载体,随着区域分工和专业化日益深入,区域间市场依存度不断提高,空间紧密性逐渐增强,空间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空间成为经济的重要内容。区域间的空间关联度越大、网络越紧密,空间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越强。

2.空间传递效应空间传递效应主要由产业互补性形成,是区域空间结构、经济结构、社会发展等对网络化发展的适应。各要素在功能上有着一定的异质性和互补性,空间上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以协同的方式能使多中心城市区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网络化发展使产品生产和消费多样化,多样化的生产格局使微观主体间的经济关联日益紧密,经济活动的外部性增强,各个微观主体乃至整个区域都因为规模经济的强化而呈现收益递增,这种外部性又进一步刺激了分工网络的扩大,由此经济体进入一个自我强化的循环累积过程。网络化发展把区域内分散的要素、组织变成一个分工合作的区域经济系统,产生单个要素无法获得的空间结构效应。

3.阶段关联效应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二者都具有阶段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了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发展阶段。同时,产业结构发展与空间结构是相对应的,一定的产业结构高度和空间结构阶段具有一一对应关系。空间结构通过优化生产要素配置使产出得到优化,通过自身的不断升级和演化,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高度及生产率水平等决定了流动通道等构成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也就决定了区域空间结构及所处的演化阶段。

4.资源优化效应城市之间在经济、交通、文化等方面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空间结构调整可以实现资源优化。区域资源和要素分散于不同地理空间,通过一定的空间组织形式可以把它们连结起来,并重新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网络化发展存在巨大的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高效的区域空间组织可以使区域内经济主体跨越地理空间的阻碍,分享某些稀缺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经济发展不断促进区域一体化水平的提高,区域内各主体联系和依存度加大,通道建设加快了资金、信息、人才和知识等的流动速度,相当于创造了无形资源;资源优化效应是地域生产综合体的追求,也是城市内部功能区不断演变的原动力。

三、城市网络发展的政策

重点区域空间结构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是区域发展的“函数”,空间结构是要素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通过空间结构调控可以优化资源和要素配置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协同效应,促进区域发展。近年来,一些城市快速成长,打破了城市间的传统梯度发展层级关系,因此,急需对城市网络进行动态分析,促进城市网络化协同发展。

(一)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传统的地域观已经不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要突破行政区观念,树立新型的区域观和整体发展战略意识,实行网络化发展。树立区域治理理念,建立健全跨区域治理体系,统一经济运行与管理机制,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保证。

(二)提高基础设施通达性“线”是网络的通道,也是“流”的载体,要以网络发展为指向,加快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包括交通设施、通讯及信息设施、金融服务等有形和无形通道建设。同时,要完善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提高可用性和通达性,这样才能使空间流动实现高效率地组织。

(三)实施空间与产业双重整合空间结构是产业结构的物质形态在空间上的分布、组合及其相互关系表现形式。空间结构的整合必须与产业整合结合起来同时进行,才能提高区域的组织能力及其经济实力。在制订区域规划与政策时,要充分考虑空间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使二者协调发展。

(四)合理应对空间结构惯性空间结构由资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组成,并随其变动不断演化。合理的空间结构也能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经济增长。空间结构具有结构惯性(spatialinertia),这种结构惯性源起于产业部门的物质实体生产、经营单元的区位惯性(locationalinertia)、以及资产专用性等。所以,空间结构演化通常滞后于产业结构演进,要积极推动空间结构要素的动态优化,以克服其结构惰性。

(五)根据发展阶段实施不同策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空间结构也处于不同阶段,空间结构重组的要点和实现机制也不同,因此,区域政策要有不同地域性策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要素缺乏流动,空间结构重组的要点是通道建设,培育特色产业。工业化起步并已形成产业体系,交通网络初步形成,要加快要素集聚,形成合理的分工格局,培育主导产业并形成专业化分工。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要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和网络建设,提高资源控制和支配能力,促进区域一体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