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锋教育

毕业论文代写:声情并茂对演唱作品的重要性——以《黄水谣》为例

来源:笔锋教育作者:admin网址:http://www.ibefront.com浏览数:5066 

毕业论文代写

本文分析的《黄水谣》中的“声情并茂”仅仅是声乐作品中的个例,其中包含有这部作品本身的特殊性,也包含了所有演唱的共性。旨在给声乐演唱者以提示,诠释所有作品都要要从声和情两个角度来考虑,缺一不可。有声无情是“昧”;有情无声是“媚”,要想让自己的演唱有魅力,必要声情并茂。

关键词:声情并茂;黄水谣;演唱

引言

“声情并茂”作为声乐演唱的最高境界在我国已得到广泛认可,声乐学习者就要以此作为自己学习的目标、衡量自己歌唱的准绳,使自己的演唱有“魅”力去“吸引”听众,不是“昧”或“媚”使出浑身解数去“勾引”听众,艺术作品之美不是诉诸于人的理性而是诉诸于人的情感,以情感人、激励人、愉悦人。《黄河怨》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没有淹没于历史的长河中,就是因为它以中国土生土长的曲调唱出了中国人活生生的生活,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魂;《黄河大合唱》之所以不朽,因为他的旋律中流淌着中国人的热血、刻下了中国历史的印记。“风再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只要乐曲一出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演唱中来,它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凝聚着中华民族。作品以它独特的魅力启发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给予了世界人民美的享受,是世界音乐宝库中的一块美玉,捧之在手,回味之,则对“声情并茂”感慨颇深,深刻的领悟到了我们的演唱既要有声又要有情,声情并茂才有“魅”(魅力),而有声无情为“昧”,有情无声则为“媚”。

一、《黄水谣》创作背景

193811月,光未然在武汉沦陷后,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人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壮丽情景,又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深有感触。于是在抵达延安后,写出了《黄河》词作,并于这年的除夕联欢会上激情澎湃地朗诵了这部诗篇,冼星海听后异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之后便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创作了一星期。冼星海为了更好地宣传此作又在半月之内加紧完成了该作品的八个乐章和伴奏音乐的全部乐谱,写就了这一时代的中华民族的音乐史诗。由于当时条件很艰苦,许多工作要开展起来相当困难。于是大家各自创造出很多独特的乐器。以当时的环境,乐队能有两、三把提琴就已是很不错,口琴更是乐队中不可缺少的乐器,少量的民族乐器自然也成为了乐队的主力。缺少低音乐器的时候,他们就将煤油桶改造成低音二胡;有时还用脸盆,茶缸里装勺子等充当打击乐器。这些自我发明的乐器把当时的音乐生活丰富得五彩缤纷。而合唱队的组成也是很勉强,主要由学生、抗日救亡歌咏队的成员组成,还有一小部分的专业工作者。他们中的大多数从未接受过训练,甚至连简谱都不认得,因此在排练的时候需要一句一句地教唱才可以。尽管在这样不成熟的条件下,1939413日由邹析零指挥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演出,也引起了巨大反响。

《黄河大合唱》全曲由《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和《怒吼吧!黄河》八个乐章组成。各个乐章都有相对的独立性,相互之间在展现内容、演唱形式和音乐形象等方面构成鲜明的对比。我喜欢这部作品不仅是因为它的旋律优美抒情,歌词激昂澎湃,更重要的是它通过旋律的变化体现出作者用既有中国传统风韵又有新时代特点的创作特征,热情地歌颂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自始至终充满了动人心弦的力量和雄伟浑厚的气魄,成功地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如火如茶的爱国情操和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念。音乐吸收了民间劳动号子、民间对唱的音调和形式特点,又借鉴了西方近代多声部合唱技术,使音乐既有中国传统音乐的风韵,又凸显新时代的特征,同时还具有史诗性和交响性。这种具有民族风格、中国气派和时代特征的大合唱形式,对以后的中国大型合唱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黄河大合唱》被誉为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里程碑式的杰作。

二、《黄水谣》歌曲创作特色

(一)在歌曲整体的曲式结构上

《黄水谣》是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的第四乐章,是一首女中音演唱的独唱歌曲。起创作借鉴了民谣的形式,经过独具匠心的艺术处理,成为一首单三部曲式的新型民谣体歌曲。

这是一首单三部曲式歌曲,曲式上是分为带引子的A+B+A1的结构,A段式呈示段,B段是展开段,A1段是A段的短缩再现。中段在速度,街拍,音调上又明显的对比,再现是减缩的。歌曲的主调是E大调。A段可以看成为两部分。前部分122小节具有徵调式的色彩,后半部分2330小节则有羽调式的色彩。该曲曲调明朗,旋律上面优美流畅。其中旋律级进上行及波浪音型,恰如其分地表现出黄河波浪翻滚的气势。

歌曲首句覆盖了全曲的音域(十三度),歌曲一、二句的开头和结尾都终止在同一八度的一个音上,同时歌曲的旋律和语言的四声的进行很协调。第一、二句也是全曲的基础旋律,它在下面的旋律进行中以不同的的形式,穿插在各个细节中,歌曲的第三句是旋律平缓的表达,第四句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音调欢快。这一句从音调上与第一、二句形成了曲式上的首尾呼应,是上面三句的综合概述,作为一个完美的开头,使音乐细节有了更多变化,使开头句的旋律结构更加的丰富多样,这样才能在开始前就把听众的心紧紧抓住。

A段旋律中八度的运用,更是将黄河水激浪高、奔腾不息向远方的气势通过大跳音程表现出来了,开始出现五度的大跳,而且歌曲的旋律进行开始向上进行,充满了激情。B段旋律变化不大,其中八度跳表现人们对敌人愤恨的情绪,当美好的家园再也不复存在,当幸福的家庭再也没有往日的容颜,这时仇恨和反抗充满了整个乐章。

(二)在歌词上极富文学性

《黄水谣》歌词的文学性和艺术性结合的完美无瑕是能使歌曲传唱至今的重要的原因。该曲不仅旋律优美流畅,跌宕起伏使人难以忘怀,而且歌词生动形象更赋文学性,唱着歌曲使人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如同身临其境,使人感同身受,极富渲染力。

《黄水谣》第一段歌词中“黄水奔流向东方,河流万里长”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黄河水大浪涛涛奔腾不息的壮观景象。“开河渠,筑堤防,河东千里成平壤”描绘着人们再通过自己的双手进行劳动的场景。安静祥和,不过这种平静在第二段中将不复存在。在第二段歌词中,词作家把笔峰一转描绘了衣服日本鬼子来到黄河岸边打破了老百姓平静生活的画面;通途展现了在入侵日军的铁蹄下往日的大好河山不复存在,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中,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在这首歌曲中,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把剧情淋漓尽致的变现了出来。由此可以看出《黄水谣》歌词的叙事性并不逊于其他类别的文学作品。

(三)在歌曲的音乐情感表现上

第一段歌曲进行平静而美丽,默默着流淌了几千年的黄河母亲依然奔腾着,那温柔、慈祥的双眼注视着两岸的儿女们,两岸炊烟袅袅,两岸的百姓在黄河母亲的保护下生活美满,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第一段音乐的情感很柔和,很美丽,很安逸。听者心中的共鸣呼之欲出。突然,进入第二段。这旋律、着情感讲还沉浸在安逸的享受的人们拉回现实。旋律低沉,悲痛的情绪刻画出人们在日军的侵略下,被迫离开家乡,妻离子散,流离失所。人们呻吟、痛苦、彷徨,背井离乡去那未知的远方。低沉的旋律,凄苦的情感,始终延续到第二段结束。伴随着低沉的旋律,歌曲进入到了第三段。第三段是前两段感情的延伸和对比,依旧是低沉的旋律开始,胆其中加入了飘渺的高声部,似乎是人们在向老天诉苦,物是人非,悲鸣贯穿着歌曲,使观众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三、“声”与“情”的完美结合

最能令观众赏心悦目、激动、倾倒的演唱,则是歌唱者“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演唱,它是以人声将音乐、语言、情感完美结合的声乐艺术。已故著名京剧艺术家程砚秋先生说得好:“作为一个演员来说,如果没有感情,就只能是一个歌唱匠人,而不能成为艺术家。”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作品中不重视感情,唱的歌声虽然很美,但往往不感人,不能引起听众的共鸣。所以说,一首好歌,它的词曲终究只写在纸上的无生命力的东西,要靠歌唱者创造性的劳动,才能将它唱活。因此,只有“声”与“情”二者配合协调,才能使作品获得的情感比较贴切,塑造的音乐形象才能栩栩如生,富有感染力。

在《黄水谣》中,前半部分也就是抒情部分,我们要真切地去体会他们美好和谐生活的情感,而且声音相对也要有所控制,让它平稳些。进入第二段的时候,尤其是在“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奸淫烧杀一片凄凉”这句时,为了配合歌曲此处的情感甚至要加些哭腔的技巧,表现的是一种愤怒痛恨的情感,那么声音出来的效果应当是悲伤的、沉重的、强弱分明的。第三段“黄水奔流日夜忙,妻离子散天各一方”时的情感是失望悲伤的,所以感情没有第二段那么激动,稍微低沉些。这样“声”与“情”的完美结合,以此达到烘托感情的目的,并用演唱的热情去抓住听众的心。

四、歌曲《黄水谣》演唱中情感的具体分析

(一)抓住情感的基调

演唱该曲,气息要沉稳,情绪要激动,感情要强烈,注意三段不同感情色彩的变化,把曲中的顿音、轻响、速度和演唱延长等唱的准确充分,深刻地表达出我大好河山被敌寇践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们义愤填膺的情绪和燃烧起来的仇恨怒火。我们从开头两句“黄河奔流向东方,河流万里长……”中,可以感觉到一种气势磅礴、和谐安宁的境况,它是对黄河两岸人民和平生活的描绘。所以应该用一种比较平缓美好的心情去演唱。从“奸浮烧杀一片凄凉”开始到最后一句他的情绪是不断递进的,一直推,达到全曲的最高潮。黄河依旧日夜奔流,但却物是人非。人们失去了幸福美满的和平生活,遭到了敌人的残酷的掠夺。“妻离子散”这一句要强调出来,咬字要重点,并带着强烈的仇恨、斗争、痛楚的情绪。演唱“天各一方”这一句要略低而且拖长,结束要唱得清晰完整,一字一字送入听众的耳朵,使人们留下不可遗忘的印象,将痛苦、希望、仇恨和斗争的情绪集中地表达出来。

(二)歌词的吐字、咬字表现

A段音乐十分优关、明朗,要求声音连贯,保持统一的线条。气息要稳定,声音高位置,整个保持流畅统一的线条。音色稍显柔关,整个声音在统一的线条上而流动,音量上没有太大的变化,情绪比较平静。歌词要咬得清楚,不要拖拍。本段在“麦苗儿肥呀豆花儿香,男女老少喜洋洋”这一句在咬字、吐字上就要有所注意。在唱‘豆花儿香’的‘香’字时,之前速度要稍微放慢,等进入到‘香’字后轻轻进入,然后逐渐发大。就像抽丝一样慢慢的放,不能一来把声音全部打开。声音一定要集中、高位置。

B段在感情上加剧了痛苦“呻吟的感情”,演唱的情绪应该是沉痛、悲愤、凄惨的,感情的起伏冲天落地,悲壮又无可奈何。在感情的表达上要一层一层地深入,要将情绪完全融入到歌曲的意境中,为了表现出沉痛、悲愤、凄惨、仇恨的感情,在演唱这一段时,呼吸在气势上要加强,歌词在咬字上要做到结实有力、依字行腔,情绪上要做到饱满,声音则是激动的,身体的各个歌唱器官都要运动起来。胸、咽腔共鸣要打开保持,积极调动各歌唱器官,气息的均匀流动和声音共鸣腔体的良好结合,才能使声音在力度与音色上得到统一。做到以上对气息、腔体、音质的要求后,那么,演唱者的要将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歌曲的意境中去,心中要带着对敌人的满腔仇恨,使无限悲愤、痛苦地情绪更加充分的表达出来。“奸淫烧杀”四个字要唱得愤怒到极点的感觉,一个字一个字的从嘴里蹦出来,“杀”字可稍做短暂停顿。一字一音表达出对日寇残暴罪行的强烈控诉。接下来出现的“一片凄凉”中的“一”字要由弱到强的演唱。声音由弱到强时的位置要一直保持住。因此,在演唱时要特别注意呼吸的控制,声音是由弱到强逐渐放大的,声音要连贯,气息要稳定音色明亮,极具穿透力。

(三)速度表现

歌曲的速度与最后表达的情绪意愿息息相关,歌曲的速度对表达歌曲情绪非常重要。在《黄水谣》中,第一段开始的旋律抒情而深切,表现在和平年代里,人民生活之处土壤肥沃,麦苗肥豆花香的景象。

第二段的音乐迟缓而沉重,低沉、悲愤的情绪,描绘了由于鬼子侵略,家园沦陷,两岸人民妻离子散,加剧了人民的愤恨,在这一部分中应当在迟缓的速度中表现坚定,表达人民痛苦呻吟的感情。

(四)力度表现

歌曲在第一段的演唱由弱声唱开始,渐强到高潮再减弱,如述说般描绘了黄河壮阔澎湃的气势,第二句以中弱开始,句末以渐强收尾,描述了黄河两岸土壤肥沃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到了第二段音乐转入低沉,“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虽然用中弱的声音唱,但是字要咬的紧,要有力度。“奸淫烧杀一片凄凉”整句渐强,“奸”字是重音,“烧杀”二字,用很强的声音唱出再到减弱 , 描写敌人入侵后的凄凉景象,加剧了人们对侵略者的痛恨情绪,造成全曲感情的高潮。后一句的演唱是一个分水岭,从前面渐强的最高点落到了弱,表现了由于鬼子的侵略而带给人们无尽的苦难和无奈。

五、结语

总之,以情带声、以声表情,声与情互相依存、互相作用,有机地结合,建构成一个完美的声乐演唱体系。任何只重“声”而轻“情”,或者只追求“情”而忽视“声”的倾向都有失偏颇。因为“情”终需“声”来体现,离开了“声”即失去了“情”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则无从传情达意;同样,离开了“情”则“声”便失去了精华。惟有“声”与“情”的结合和统一,相辅相成,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造。

“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我们要全面培养自己的歌唱艺术表现力,安排好感情色彩、声音形象和演唱技巧,从而提高歌唱的情感表现深度,使我们的演唱具有声情并茂、感人肺腑的艺术魅力,这是每个歌唱者应该坚持不懈、刻苦努力追求的艺术境界。只有做好了这些,才可能在演唱中使嗓音收放自如,感情运用恰到好处,获得较完美的演唱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姝. 歌唱中情感的表达——以声乐作品《黄水谣》为例[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0:229-231.

[2]谢秋莲. 论歌唱艺术中的情绪表现——以《黄水谣》为例[J]. 音乐大观,2014,02:45.

[3]龙晓燕. 从另一角度了解《黄水谣》[J]. 北方音乐,2014,07:66.

[4]祝宇星. 情声统一在歌唱中的运用探索——以歌曲《黄水谣》为例[J]. 黄河之声,2011,24:22-23.

[5]杨帆. 浅析歌曲《黄水谣》的歌唱处理[J]. 经营管理者,2015,17:349.

[6]冯效刚. 声情并茂──中国传统唱论美学思想初探[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04:19-25.

[7]乔夏红. 声乐演唱要声情并茂[D].天津音乐学院,2010.

[8]王红梅. 声乐演唱中如何做到“声情并茂”[J]. 大舞台,2014,01:165-166.

[9]林吟,戴烨. 论“声乐演唱”的“声情并茂”解读[J]. 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05: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