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锋教育

本科毕业论文: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研究综述

来源:笔锋教育作者:admin网址:http://www.ibefront.com浏览数:3150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毕业论文代写


药物在机体内产生的药理作用和效应受药物和机体的多种因素影响,例如药品方面的因素:药物的剂量、制剂、给药途径、给药途径及时间、药物相互作用,机体方面的因素:年龄、体重、性别、遗传异常、病理状况、心理因素、长期用药致机体反应性变化等等,这些因素不仅能影响药物作用的强度,而且有时甚至还能改变药物作用的性质。因此,在临床用药时,一方面应掌握各种常用药物固有的药物作用,另一方面还必须了解影响药物作用的各种因素,才能更好地运用药物防治疾病,以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药物;药理;作用;安全

引言

药物在体内的作用常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从药物方面看,其因素有剂量、药物剂型、制药工艺、复方制剂几方面。从机体方面看,其因素有年龄、性别、营养状态、精神因素、疾病因素、遗传因素几方面。从环境条件方面看,有给药途径、时间药理学、连续用药、联合用药和药物的相互作用、吸烟、嗜酒与环境污染问题等。故应了解药物作用的各种因素,才能更好地用药,以保证临床有好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下面主要从药物和机体因素阐述如下。

一、药物方面的因素

(一)药物的剂量

同一药物不同的剂量产生不同的药物作用。在一定的范围内剂量与药物作用强度成正比,但超过一定的范围则可发生中毒,甚至死亡。有的药物还可在不同剂量下有时产生不同性质的作用。如阿托品在逐渐增加剂量时,可依次出现心悸、散瞳、腹胀、面部潮红、兴奋躁动、神经错乱等效应。

(二)药物的剂型

药物可制成许多种剂型,如剂型的形态相同,其制备方法以及一般性状亦有相似之处。但同一种药物可有不同剂型和不同批号,由于生产工艺的变更,可给药物效应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主要是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血药浓度,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及其毒性。有些特殊剂型不应有破损,吞服时不能嚼碎。舌下含片应放在舌下,含片可放在两颊黏膜与牙龈之间待其溶化。含漱液应注意浓度及温度,以免破坏药物及损伤组织。注射剂的水溶液比油剂和混悬剂吸收快,但维持时间短。口服时吸收率,水溶液>散剂>胶囊剂>片剂。

近年来生物药学随着药动学的发展,为临床提供了许多新型剂型,“缓释剂型”和“控释剂型”。前者是利用无药理活性的基质或包衣以保持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按一定比例释出,达到比较稳定而持久的疗效;后者是控制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按一定数量释出药物。例如毛果芸香碱眼片置于结膜内每周一次:硝酸甘油贴皮剂每日贴一次,子宫内膜避孕剂每年放置一次,这样不仅保证了长期疗效,也方便了病人。

(三)给药途径

不同的给药途径可直接影响药物作用的性质、强度、速度和持续时间。例如硫酸镁口服可产生导泻、利胆作用,注射给药可产生抗惊厥和降低血压作用。

1.口服为简便、安全、最常用的给药途径,临床适用于绝大多数药物和病人。但吸收缓慢,易受胃肠内容物的影响,不适用于昏迷、呕吐、吞咽困难及急救的病人,易被消化酶破坏或首关消除明显的药物不宜口服。

2.注射给药  是指将灭菌药液直接注入人体皮下、肌内、静脉等部位的给药途径。此种给药方法的优点是吸收迅速、显效快、剂量准确、疗效可靠,且可避免消化液的破坏及首关消除的影响,但不如口服给药安全方便,技术操作复杂,药品价格较贵,必须经严格消毒,并要医护人员执行。

(四)给药次数和给药时间

1.给药次数用药的次数应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和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度而定。通常按t1/2为给药间隔时间,t12长的药物给药次数相应减少,t1/2短的药物缫药次数相应增加。若肝、肾功能不全,药物的消除速度缓慢,给药的间隔时间应该适当调整,以免发生蓄积中毒。

2.给药时间许多药物在一定时间内给药,可充分发挥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例如健胃药宜在饭前服,助消化药宜在饭时服,催眠药宜在睡前服,导泻药和利尿药宜在早晨服,有刺激性的药物宜在饭后服,可减少胃肠道反应。为了达到治疗的目的,需要连续用药至一定时间,这一过程称为疗程。疗程长短主要视病情而定,一般来说必须待疾病症状好转或病原体消灭后,才能停止给药。

3.时间药理学又称时晨药理学  时间药理学是研究生物时间节律对药物作用和体内过程的影响及药物对生物节律影响的一门学科。近年来发现昼夜不同时间内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主张选择适当时间给药以符合机体生理活动的昼夜规律,发挥较好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例如人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在每日上午79时为最高峰,午夜24时为最低,以后又逐渐升高。对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制剂的患者,采取一日量集中于上午8时一次顿服,恰好是在正常分泌的高峰,既可达到用药目的,又不会过分抑制垂体ACTH的分泌,从而防止和减少不良反应。

(五)制剂工艺

提取和纯化等制药工艺的精粗,影响药物杂质的含量。杂质或不纯物如不能除净,可能会影响药物本身的作用,大分子杂质还可能导致过敏反应等。因此,制药纯度是问题之一。制药工艺的差异,包括所用的赋形剂的不同,可直接影响药物的血药浓度,疗效也有不同,很可能影响药物的吸收,所以在制剂工艺上要严格控制,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六)复方制剂

复方制剂即联合用药的一种方便病人服用的制剂。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应用或先后应用,有时会产生一定的相互影响,如使药效加强或减弱,使毒副作用减少或者出现新的毒副作用。联合用药的结果使药物效应加强为协同作用,如磺胺甲恶唑与甲氧苄啶的合用。若使药物效应减弱或对消,则为拮抗作用,如甲氧氯普胺与阿托品合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配伍在一起,引起药理上或物理化学上的变化,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影响病人用药安全,临床上要时刻注意。

二、机体方面的因素

(一)年龄

年龄是影响药物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老年人对药物的反应性与成年人不同。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和代偿适应能力都逐渐衰退,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机能降低,因此对药物的耐受也较差,老年人的用药剂量一般应为成年人剂量的四分之三。婴幼儿肝肾功能发育不全,用药亦需注意。

1)老年人:老年人的主要器官功能有所减退。例如,肝代谢某些药物的能力可能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分泌功能均有所下降,故应用相同剂量的药物时老人的血药浓度要比青年人高,半衰期则延长,有的药物可相差数倍。例如,肌注青霉素G20u1.5h后老人(7081岁)的血药浓度为青年人(1530岁)的3倍;3h后老人为青年的13倍。另一方面,各器官生理功能的老年性变化常使靶组织(器官或细胞)对药物作用的敏感性发生改变,整体的代偿调节功能也降低,因而常表现为对药物的耐受能力减小。例如,老人对多种中枢神经抑制药的反应增强,有时老人对某些药物还会表现特异的反应,例如,用阿托品易出现兴奋,甚至产生精神失常;用苯巴比妥也能出现兴奋、烦躁,应用吗啡可能出现敌对情绪等。总之,给老年人用药一般规定只用成人剂量的3/4,如用成人剂量则可能常常发生药物过量。但也有相反情况,老年人对某些药物的反应较成人为弱。例如,老年人β肾上腺素受体的密度和对配体的亲和力有所降低,故对β受体激动药的作用反应较青年、成年人为弱。因此,应该根据不同药物及病人的情况具体分析,慎重选择药物和决定其剂量。

2)儿童:儿童,特别是幼儿,身高体重均较成人为小,不能按成人剂量用药,这是不言而喻的。但儿童不是小型成人,在解剖、生理、病理等方面都与成人有所不同,而且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多种功能参数存在着年龄依赖性的发展变化,因此,儿童用药不能将成人剂量简单地按体重比例递减。例如,小儿胃肠道吸收功能的特点,使多种药物口服吸收明显比成人为少;小儿肌群小,皮下脂肪少,肌内注射时易引起周围血管收缩而影响吸收;相反,小儿,特别是新生儿,皮肤角化层薄,药物易穿透吸收,局部用药也易致中毒,如用“樟脑丸”(萘)保藏的衣服也可致新生儿溶血性贫血,阿托品滴眼也可引起全身反应。又如,小儿血浆蛋白结合药物的能力较低,血中游离药物较成人为多,故在血药浓度相同时药物对小儿的作用较成人为强。加上年龄越小时血脑屏障功能越不完善,药物越容易进人中枢神经系统,例如吗啡、可待因等,儿童特别敏感而易引起中毒。儿童肝肾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某些药物代谢酶活性不足,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分泌功能较小,因而代谢和清除药物较慢,更易引起药物作用过强或中毒反应。例如,新生儿用氯霉素后因不能形成葡萄糖醛酸酯排泄而可致“灰婴综合征”,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也易发生中毒。小儿体液占体重的比例较成人为大,对影响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的药物比成人更为敏感。另一方面,儿童对有一些药物,如强心苷,却又较成人更能耐受。更有一些药物儿童反应可能与成人完全不同,例如,加巴喷丁(gabapentin或叫Neurontin)是一种抗癫痫的有效新药,对成人是效果肯定的,但对儿童却有毒,12岁以下儿童应予禁用。总之,儿童对药物的反应和成人既有量上的不同,也可能发生质上的区别,在新药选用时更应特别慎重。因此,儿童用药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特别是药物剂量历来是儿科医生关注的重点。目前临床采用的几种计算儿童用药剂量的办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儿童年龄和发育情况及所用药物的特点,采用合适的计算方法,并考虑可能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初步拟定用药量予以试用,随时观察药物灾应来调整剂量。但必须强调,药物有效剂量常受各种因素影响,按照任何一种方法或公式计算所得的用药量只能作为参考,医生必须根据患儿情况和临床经验来斟酌调整。

(二)性别

妇女体重较轻,药物用量宜较少。妇女在月经、妊娠时子宫对泻药特别敏感,用药不慎可能引起月经过多、流产或早产危险。临产前禁用吗啡,以免抑制胎儿的呼吸。哺乳期用药应注意,某些药物可从乳汁排出影响乳儿。

女性一般体重较男性为轻,肌肉较男性为少,用药量相同时作用可能有强弱之别。女性体内脂肪所占比例较男性为大,脂溶性药物的分布也会有所不同。影响性器官的药物如脑垂体后叶制剂催产素等在女性可收缩子宫;峻泻药和其它对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可能引起骨盆充血和增强子官收缩,可导致月经增多,孕妇可能导致流产;性激素类药物对两性的作用也当然有区别。除此之外,两性对多数药物作用的药效学方面敏感性并无重要的差别。但是,女性有妊娠、分娩、哺乳等特殊问题,有一些特殊的用药注意事项,参见相关文献。另外有一个问题值得强调。许多育龄女性经常应用口服避孕药。因此,必须考虑这些口服避孕药与拟用药物是否发生相互作用。已证明,某些口服避孕药有药酶抑制作用或诱导作用,可以影响诸如安定、强的松龙、茶碱、丙眯嗪等的代谢清除过程。同时,有药酶抑制作用或药酶诱导作用的药物也能影响避孕药的代谢消除过程,从而影响口服避孕药的效果或引起不良反应。这是给女性病人用药时应该考虑的又一个重要问题。

(三)营养状态

病人的营养状况也影响药物的作用,营养不良病人对药物作用较敏感,对药物毒性反应的耐受性也较差。因此,对营养不良的病人用药,除应考虑剂量适当外,还应注意补充营养,改善全身状况,以求提高疗效。营养不良者体重轻,脂肪组织少,血浆蛋白含量低,会影响药物的分布和与血浆蛋白的结合量,可使药物血浓度及血中游离药物浓度较高。严重营养不良者药酶含量较少。肝代谢药物的功能欠佳,药物灭活慢,因而药物可能显示更强的作用。另一方面,严重营养不良者全身状况不佳,应激功能、免疫功能、代偿调节功能均可降低,又可能影响药物疗效的发挥,而不良反应则较多。因此,对营养不良的病人用药时,除应考虑剂量适当外,还应注意补充营养,改善全身状况,以求提高疗效。

(四)精神因素

病人的精神因素和思想情绪与药物的治疗效果有密切关系。如情绪激动可使血压升高,亦可引起失眠。病人如果以乐观态度正确对待疾病就有利于疾病的治愈;相反,如果病人有很重思想包袱、悲观失望,往往就会降低治疗效果。精神因素对药物作用确实可有明显影响,例如,安慰剂(placebo)有时也能产生疗效,其机制未阐明。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本人的乐观情绪可对疗效产生良好的正面影响。假如医患关系和本人情绪的情况与此相反,则可能降低疗效,甚至带来不良后果,成为医源性疾病的原因之一。医护人员应该重视这一因素的影响,恰当地发挥其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在评价药物的疗效时,又应尽量排除精神因素的干扰。例如,必须设置对照组和采用单盲法或双盲法等,以便得出确切的结论。

(五)疾病因素

疾病可使机体的功能状态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药物的作用。如慢性心功能不全者,用强心苷可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减慢,但对正常心肌无明显作用。肝功能严重不全时,对药物的生物转化速率减慢,用氯霉素、甲苯磺丁脲等时作用加强,持续时间延长。肝功能不足时药物排泄减慢。例如庆大霉素用于肾功能严重不足的病人时半衰期可长达24h。而肾功能正常人约为2~3h,故必须延长给药间隔,以免蓄积中毒。

(六)遗传因素

有的病人对某种药物反应性特别高,只要较小剂量就可以产生较强的作用,这是对药物的高敏性。相反,有的病人对某种药物能耐受必须用较大剂量才能产生应有的药物作用,这是对药物的耐受性。这是药物作用的个体差异所致。有些特异质病人对某些药物的作用与一般人有质的不同。如遗传性缺乏葡萄糖--磷酸脱氢酶的病人,在服用磺胺类、呋喃妥因等或食用蚕豆之后,可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这是种族差异与种属差异。

三、合理用药

由于药物的有限性,即品种有限及疗效有限,和疾病的无限性,即疾病种类无限及严重度无限,因此不能简单以疾病是否治愈作为判断用药是否合理的标准。从理论上说合理用药是要求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而避免或减少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当然这也不够具体,因此只能提几条原则供临床用药参考。

1、明确诊断选药不仅要针对适应证还要排除禁忌证。而且容易发生相互作用。

2、了解并掌握各种影响药效的因素用药必须个体化,不能单纯公式化。

3、祛邪扶正并举:在采用对因治疗的同时要采用对症支持疗法。这在细菌感染及癌肿化学治疗中尤其不应忽视。

4、对病人始终负责:开出处方仅是治疗的开始,必需严密观察病情反应,及时调整剂量或更换治疗药物。要认真分析每一病例的成功及失败的关键因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使用药技术更趋合理化。

四、结语

总之,除以上两大类因素影响外,还有环境条件因素,如给药途径、给药时间、连续用药、联合用药和药物的相互作用、吸烟、嗜酒与环境污染等因素密切相关。所以,临床用药一定要注意影响药物作用的诸多因素,才能用好药。

参考文献

[1]李春艳.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及合理用药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2,08:38-39.

[2]曾涛.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及药物相互作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2,12:189.

[3]李微微. 浅析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J].中国畜禽种业,2014,03:22-23.

[4]张君玲. 浅谈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4,04:122.

[5]姜晓言. 影响临床药物相互作用的因素概述[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30-132.

[6]颜瑞娟. 影响药物作用的主要因素[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10:221.

[7]王高峰,张强.影响药物作用因素及合理用药[J].信息化建设,2015,09:336.

[8]焦晓平. 影响动物药物作用的因素及合理用药[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3,04:127-128.